无倒刺鱼钩的盛行:钓友为何纷纷选择?

发表时间: 2022-03-28 17:16

我在初学钓鱼时一直使用的是有倒刺鱼钩,相信很多钓友和我一样,是从使用有倒刺鱼钩过来的,现在我使用的几乎全部是无倒刺鱼钩。我换用无倒刺鱼钩并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只是感觉无倒刺鱼钩的优点比有倒刺多而已,直到我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才意识到使用无倒刺鱼钩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这篇文章题目就是《呼吁钓友使用环保无倒刺鱼钩》,我查询不到这篇文的发布日期,但这篇文深入浅出地叙述了无倒刺鱼钩在使用方面的优势,关键是文中说的”无倒刺鱼钩属于环保鱼钩",提出了环保鱼钩的概念。

提到环保就离不开生态,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而生态文明是地球生物与环境资源等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发展的一种状态,环保是为实现生态文明、产业文明采取的系列举措。

一般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比环境保护范围广。环境保护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具体行动。

钓鱼活动也和其他社会性群体活动一样,对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尤其是对水中生物资源的生态平衡有深远的影响。在我国钓鱼自古有之,有证可考最早的鱼钩出现于20000多年以前,那时的鱼钩就没有“倒刺”。据专家推断那时的人们并不是做不了倒刺,而是使用无倒刺鱼钩本来就是人类的初衷。

随着钓鱼活动参与的人数增加,钓鱼成了民众休闲娱乐、减缓压力、放飞自我的一项群体性活动,也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也开始讲究鱼的捕获量和捕获率,有刺鱼钩就应运而生了。

有刺鱼钩在垂钓活动中的确是减少了中鱼后鱼的脱钩率,但从另一个方面说却起到了消极作用,有刺鱼会对鱼造成很大的创伤,伤口很容易形成感染,如果想放流成活率会降低,在某种程度上说对造成鱼资源的日益匮乏起到了作用。

有倒刺鱼钩是钓鱼这项活动进步的必然,必然过后就是自然资源中的鱼资源的过度索取,对水类生物资源的生态造成威胁。好在时至今日,国家已重视了这个问题,相继出台了保护鱼资源的相关法令,并已在各地主要水域实施,影响比较大的如长江十年禁渔。法令明确要求各地要加强对垂钓的管理,原则上对垂钓的规范是 : 一人、一杆、一个钩。只准备一个钩,就是对鱼资源的保护,控制人们不能过度地索求。

其中原因大家都明白,作为一个合格的钓鱼人,钓获时要“留大放小”、“只取所需”。放流的小鱼,要想增大存活率,只有使用无刺钩才能做到。

随着社会的进步,往后的保护法令会更加完善,不排除禁止使用“有刺”鱼钩的可能。对钓鱼人来说,趁早改变自己的用钩习惯,让“无刺”鱼钩成为你的首选,也是个明智之举。同时于己于人于大家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也是大势所趋。

很多使用无倒刺鱼钩的钓友或许和我原因一样,只是因为无倒刺鱼钩有若干优点;但也排除有钓友是从环保和生态出发使用无倒刺鱼钩的,不论是哪种原因,我们使用无倒刺鱼钩的钓友从行为和结果两方面说和当前国家倡导的精神相吻合。

无疑,对主动使用无倒刺鱼钩的钓友值得点赞,尤其是对出于减小对鱼的伤害、保护鱼资源想法出发的钓友更加值得点赞!

我是悠渔乐好,后续会继续分享在钓鱼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期待大家的关注和支持!